分会场简介
分会场2:
小微公共空间更新,探索可持续运营潜力
(相关资料图)
小微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和落实“七有”“五性”的重要载体,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紧密相关。本场论坛拟围绕小微公共空间更新议题,邀请责任规划师、街乡工作者共同分享基层需求、更新重点、实施路径与群众反馈,共同探索小微空间更新的多元参与路径和可持续运营机制。
会议时间
3月10日 周五 上午9:30-12:00
会议议程
向上滑动阅览
(1)主持人介绍责任规划师参与小微公共空间体检概况
(2)责师分享案例
(3)街乡分享反馈:西城区大栅栏街道;朝阳区太阳宫乡、南磨房乡;海淀区海淀街道等
(4)企业代表、更新联盟:自我介绍、探讨共创设想
(5)专班发布指南:《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更新指南》
分享嘉宾
侯晓蕾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研究生部主任
《基于剩余空间挖潜的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系统再生策略——以天坛街道、体育馆路街道、通州01组团为例》
主要议题:城市剩余空间指的是当前还未被充分利用的城市公共空间,包括桥下空间、街头三角地空间、交通站点周边空间,以及街区社区中的闲置空间等。报告以天坛街道、体育馆路街道、通州01组团为例,通过责任规划师的在地规划与街区更新工作,以街区和社区为单位,对研究范围内的城市小微公共空间进行系统挖掘,从城市剩余空间和社会治理的角度提出片区可行的逐步更新策略。以此作为系统工作思路,指导责任规划师和属地合作进行有计划地街区和社区更新工作。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系统包括社区花园、口袋公园、慢行系统等多种类型的小微公共空间,将会有力促进街区和社区的儿童友好、全龄友好、绿色健康等公共空间系统建设。
甘振坤
北京建筑大学讲师,天桥街道领衔责任规划师
《在更新中参与更新——“天桥We空间”的实践探索》
主要议题:“天桥We空间”位于天桥历史街区鹞儿胡同11号,毗邻中轴线,是一座小型三合院。院落随着鹞儿胡同更新同步翻建而成,采用了停泥砖、淌白等传统建造工艺,是老北京南城合院营建技艺的鲜活载体。空间的名称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公共属性。“We”释义为“我们”,寓意着空间是社区居民、访客游客、管理人员、责师团队共享的活动场所。与此同时“We”还谐音“微”,不仅指代院落空间的紧凑,更表达了天桥街道“微更新”“微治理”“微幸福”的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理念。2022年6月起,天桥责师团队以此为平台,与街道办事处共同推进了一系列更新设计、文化展览、公众参与等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践行了“在更新中参与更新”价值观。
李琳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CAFAA城市艺术创新中心主任
《竹·藤·诗的协奏——望京“阜园”蜕变记》
阜园位于朝阳区望京东部特色片区的中心腹地,地处阜荣街中心位置,紧邻首个落户中国的非盈利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竹藤组织,连通望京小街与新世界百货两大商圈。为匹配望京地区整体站位和国际人才社区定位,服务国际竹藤组织、周边商圈和社区,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建设品位,李琳教授带领团队深入考察与研究,打造出以“竹”和“藤”为主题并兼具人文艺术景观与无障碍友好的城市口袋公园,实现了商圈衔接、地铁联通、社区交往等综合价值,对品质商业、文化体验、艺术交流的需求作出回应,让市民充分感受艺术与文化交融的自然生态,做到行有花香、驻有小景、品有文化,为北京市建设群众喜爱、环境友好的口袋公园作出示范。
张枫
海淀区责任规划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学博士
《“种子计划”与小微空间更新改造——以地铁马连洼站C口周边环境提升为例》
“种子计划”是海淀区责任规划师在“1+1+N”制度下,由各街镇责任规划师进行系统性、主题性归纳谋划,优化整合街镇亮点、特色的工作计划。在此计划下,责任规划师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海淀分局、街道办事处、高校合伙人、相关委办局、多个专业团队共同推进完成多项规划、策划、建设类项目。本次分享的内容以地铁马连洼站C口周边环境提升项目为例,总结和探讨在推进城市更新背景下,责任规划师团队在小微空间更新工作中,落实对“人的尺度”的重视,采用渐进式、小尺度的更新模式,在有限的空间环境里,通过微创性改造,植入公共生活的触媒性因素,优化环境、强化功能、加强归属性感受,提升公共生活的精神品质,从而带动城市走向更加精细化的治理方式。
史育玉
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全职责任规划师,园林设计高级工程师
《探索小微公共空间可持续运营更新力——聊聊中关村众享荟生境花园的第三年》
2020年中关村众享荟生境花园建成运营,到今年已经第三年了,责师已连续两年在市责师年会分论坛对花园项目进行了宣讲。今年宣讲内容主要从四方面展开:1、由生境花园扩展三维(位)一体儿童友好成长空间建设,从空间改造、服务运营、立德树人三个维度同步发力,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公益活动和公共服务;2、平疫结合的花园运维,采用线上“云”体验模式,加入“开放的自然”直播活动,疫情期间也可畅游花园;3、提升花园的附加值,编撰北京儿童参与实践工作手册——绿色空间篇;4、日常运维创新意,“花园的24节气”、花园的姊妹篇“绿色屋顶生态园”“双榆树中心小学花园学习社团”等。
奚婷霞
北京通州区04组团责师团队,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城景所副总工
《从“公”到“共”——小微公共空间价值共创模式与机制探索》
社区更新进入到“由物到人”的新发展阶段,与居民日常生活最为紧密的家门口小微空间,成为提升民生三感和增强周边邻里关系的重要载体。结合项目团队在北京、上海持续跟踪参与的实践项目为例,从项目立项、资金来源、参与主体、价值诉求、共创机制、互动过程、实施路径和后期管维等方面系统分析与比较小微公共空间更新的北京通州新芽项目后南仓模式、上海辽源花苑党建微花园模式和上海沪太支路615弄参与式街道更新模式。尝试总结以人为核心,从引导、赋能、互动到持续的递进式参与循环模式,以期达到从物理到心理到治理的“三合一”公共微空间更新目标。
张雨濛
丰台区17单元责任规划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探索开放街区公共微空间活化路径——丰台区乐活儿童公园》
随着社会发展和变迁,城市主城区承载着大部分的居住空间功能,公共设施跟不上实际需求,公共空间更是不能满足居住者的日常需求。丰台区马家堡街道嘉园二里社区作为高密度社区的典型代表,存在着开放社区、人口密度大、居民老龄化严重、设施破旧、公共空间不足等情况。同时,居民缺乏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公共空间缺失原有的公共开放性。我们试图探索公共微空间的活化路径,激活开放街区空间活力。
主持人
王虹光
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工作专班规划师
参会方式
欢迎关注
2022年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年度总结交流大会
全部内容!
线上直播
远程参会
★
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承办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北京城市规划学会
场地支持: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本内容由勘察设计管理处、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规划学会提供
作者:高伟超
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来源:光明网
标签: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2 大河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75 联系邮箱:435 226 40@qq.com